誰說直球就要直 江少慶掌握人生變化球 - 棒球新聞

By James
at 2019-11-05T22:22
at 2019-11-05T22:22
Table of Contents
作者:王啟恩 ‧ 2019年11月05日 21:37
江少慶在2019年世界12強賽銜命擔任中華隊首戰先發,力抗勁旅波多黎各,投6局僅失
1分,展現捨我其誰的王牌霸氣,在家鄉球迷的歡呼聲中拿下精彩勝利。
「我其實喜歡低調不被看好的感覺。」江少慶笑著說。
2012年,江少慶從棒球名校穀保家商畢業後,選擇唸文化大學,之後和大聯盟克里夫
蘭印第安人隊簽約。高中還是外野手的江少慶當時相較起其他明星球員低調許多,沒
有受到太多關注,但是印第安人隊看上他優異的協調性,決定簽下他,專注培養他往
投手方面發展。
不過,這條旅美之路剛開始就走得曲折,到美國專練投手之後,手肘就嚴重受傷。江
少慶回憶起當下得知球團決定安排動刀之後心情不好受,想到自己在高中時期並沒有
過度使用手臂,但還是躲不過手術的關卡。
「當初剛來的時候,身體是健康的,第1年春訓開始幾個月之後就發現自己手肘不舒服
,球隊決定要開刀,開Tommy John手術(手肘韌帶置換手術)。」江少慶說。
「剛好振昌也是開Tommy John手術,我還滿開心跟他一起,讓我在那段復健時期學到
很多,學習如何去做一個職業投手。」7年過去,江少慶回頭一看,這段復健過程中從
李振昌學長身上學習,獲取了未來成長的養分,就像把進步的種子埋在土壤裡,耐心
等待發芽。「想一想其實可能是滿好的經歷,開刀之後的過程可能可以讓我進步更多
。因為當時我對於做為一個投手沒有什麼概念,不懂怎麼去保護自己。」
復健時期不能投球,開刀過後拆掉固定器之後還得從最基礎的手指訓練開始。「從手
指頭觸感開始,到手肘、肩膀到全身的肌力,漸漸組合起來。」江少慶回憶起復健過
程。「那時從玩黏土開始,練手指頭的觸感,再來玩彈珠。4個月後才能開始丟球。」
單調枯燥的復健過程中,江少慶跟著前輩學,一步一步學會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,培
養職業球員應有的規律生活。在開刀完15個月後,江少慶終於重返賽場,可是手肘的
狀況讓他一直放不下心。江少慶說:「其實開刀完隔年還是一些有不舒服的狀況,通
常人家說第2年手肘才會回到正常的狀態,防護員跟我說是正常的。」隔年,他在1A層
級健康投完整季,總共累積152局,證明他健康無虞,重新找回自信,是他生涯中最驕
傲的表現之一。
「可能因為屬於滾地球型投手(比較省力)吧,那年可以投比較多局數。」江少慶手
中那顆下竄的直球,能夠讓打者不斷擊出滾地球,是他在小聯盟討生活的主要武器。
「我第1年來的時候,他們就發現我的直球不一樣,有時候轉速特別慢。」江少慶說。
「我其實也不知道,剛來的時候有拍影片,有個教練就問我你的球為什麼都亂跑。我
知道會亂跑,但不知道原因。我只用1種握法,而且當初的動作還不是很固定,所以進
壘的位置都不太一樣。教練說那你就練投4個位置,要丟高的、丟低的、丟內角的丟外
角的。」
或許就像經典棒球電影《百萬金臂》裡的主角捕手Crash Davis說的名言:「三振很無
聊,而且還太獨裁了。多製造滾地球,比較民主。」江少慶在場上有自己的一套投球
哲學。
了解到自己的與眾不同,江少慶開始研究如何把直球投得更得心應手。根據不同的出
手角度,手腕略微側壓製造出變化軌跡,再調整握法讓打者難以捉模。在還沒有影片
分析投球轉速與轉軸的前幾年,江少慶就看打者的反應來了解比賽當天的狀況,在每
顆球之間作出調整。「之前依照影片和看打者的反應,有時候伸卡球打者會往內縮去
縮著打,那你就知道球(的尾勁)在跑了。他們打得順,都是往中外野的話,就表示
球很直。」江少慶說。
江少慶沒有刻意去模仿誰,自然而然就學會了這樣的投球方式,彷彿是上天給他的禮
物。「從小就這樣,天生的,沒有刻意去握。其他出手的時候是正壓,我的會是側壓
。」他說。
有時對手摸不清楚他到底投的是哪一種球路,頻頻吃鱉。他想起曾經在比賽隔天遇到
同樣來自台灣的林逸翔,受到教練所託來打聽球路。「在小聯盟比賽,滿多別隊的都
會在比賽隔天來問我前1天丟的球路。」江少慶說。
http://www.tsna.com.tw/tw/news/show.php?num=30607&c=1&kind1=5
--
江少慶在2019年世界12強賽銜命擔任中華隊首戰先發,力抗勁旅波多黎各,投6局僅失
1分,展現捨我其誰的王牌霸氣,在家鄉球迷的歡呼聲中拿下精彩勝利。
「我其實喜歡低調不被看好的感覺。」江少慶笑著說。
2012年,江少慶從棒球名校穀保家商畢業後,選擇唸文化大學,之後和大聯盟克里夫
蘭印第安人隊簽約。高中還是外野手的江少慶當時相較起其他明星球員低調許多,沒
有受到太多關注,但是印第安人隊看上他優異的協調性,決定簽下他,專注培養他往
投手方面發展。
不過,這條旅美之路剛開始就走得曲折,到美國專練投手之後,手肘就嚴重受傷。江
少慶回憶起當下得知球團決定安排動刀之後心情不好受,想到自己在高中時期並沒有
過度使用手臂,但還是躲不過手術的關卡。
「當初剛來的時候,身體是健康的,第1年春訓開始幾個月之後就發現自己手肘不舒服
,球隊決定要開刀,開Tommy John手術(手肘韌帶置換手術)。」江少慶說。
「剛好振昌也是開Tommy John手術,我還滿開心跟他一起,讓我在那段復健時期學到
很多,學習如何去做一個職業投手。」7年過去,江少慶回頭一看,這段復健過程中從
李振昌學長身上學習,獲取了未來成長的養分,就像把進步的種子埋在土壤裡,耐心
等待發芽。「想一想其實可能是滿好的經歷,開刀之後的過程可能可以讓我進步更多
。因為當時我對於做為一個投手沒有什麼概念,不懂怎麼去保護自己。」
復健時期不能投球,開刀過後拆掉固定器之後還得從最基礎的手指訓練開始。「從手
指頭觸感開始,到手肘、肩膀到全身的肌力,漸漸組合起來。」江少慶回憶起復健過
程。「那時從玩黏土開始,練手指頭的觸感,再來玩彈珠。4個月後才能開始丟球。」
單調枯燥的復健過程中,江少慶跟著前輩學,一步一步學會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,培
養職業球員應有的規律生活。在開刀完15個月後,江少慶終於重返賽場,可是手肘的
狀況讓他一直放不下心。江少慶說:「其實開刀完隔年還是一些有不舒服的狀況,通
常人家說第2年手肘才會回到正常的狀態,防護員跟我說是正常的。」隔年,他在1A層
級健康投完整季,總共累積152局,證明他健康無虞,重新找回自信,是他生涯中最驕
傲的表現之一。
「可能因為屬於滾地球型投手(比較省力)吧,那年可以投比較多局數。」江少慶手
中那顆下竄的直球,能夠讓打者不斷擊出滾地球,是他在小聯盟討生活的主要武器。
「我第1年來的時候,他們就發現我的直球不一樣,有時候轉速特別慢。」江少慶說。
「我其實也不知道,剛來的時候有拍影片,有個教練就問我你的球為什麼都亂跑。我
知道會亂跑,但不知道原因。我只用1種握法,而且當初的動作還不是很固定,所以進
壘的位置都不太一樣。教練說那你就練投4個位置,要丟高的、丟低的、丟內角的丟外
角的。」
或許就像經典棒球電影《百萬金臂》裡的主角捕手Crash Davis說的名言:「三振很無
聊,而且還太獨裁了。多製造滾地球,比較民主。」江少慶在場上有自己的一套投球
哲學。
了解到自己的與眾不同,江少慶開始研究如何把直球投得更得心應手。根據不同的出
手角度,手腕略微側壓製造出變化軌跡,再調整握法讓打者難以捉模。在還沒有影片
分析投球轉速與轉軸的前幾年,江少慶就看打者的反應來了解比賽當天的狀況,在每
顆球之間作出調整。「之前依照影片和看打者的反應,有時候伸卡球打者會往內縮去
縮著打,那你就知道球(的尾勁)在跑了。他們打得順,都是往中外野的話,就表示
球很直。」江少慶說。
江少慶沒有刻意去模仿誰,自然而然就學會了這樣的投球方式,彷彿是上天給他的禮
物。「從小就這樣,天生的,沒有刻意去握。其他出手的時候是正壓,我的會是側壓
。」他說。
有時對手摸不清楚他到底投的是哪一種球路,頻頻吃鱉。他想起曾經在比賽隔天遇到
同樣來自台灣的林逸翔,受到教練所託來打聽球路。「在小聯盟比賽,滿多別隊的都
會在比賽隔天來問我前1天丟的球路。」江少慶說。
http://www.tsna.com.tw/tw/news/show.php?num=30607&c=1&kind1=5
--
Tags:
新聞
All Comments
Related Posts
波多黎各守備失序 林立開轟中華隊搶首勝

By Eartha
at 2019-11-05T22:21
at 2019-11-05T22:21
上原浩治久違來台灣 「和王建民那場是生涯美好回憶之一」

By Tom
at 2019-11-05T22:07
at 2019-11-05T22:07
壓制中南美洲打者 陳禹勳提供關鍵兩字訣

By Steve
at 2019-11-05T22:06
at 2019-11-05T22:06
「誰叫我拿打擊王嘛!」林立守二壘盡力表現

By Hedwig
at 2019-11-05T22:06
at 2019-11-05T22:06
羅曼請吃檳榔 隊友飆汗直說no good

By Blanche
at 2019-11-05T22:05
at 2019-11-05T22:05